“保就业”真的能保住么?
5月18日,是个寓意和兆头都挺好的日子,518—“我要发”嘛。
就在518这天,国务院在云南召开一场有些严峻的座谈会,研究部署进一步稳增长稳市场主体保就业。李克强总理召开主持。
之所以说有些严峻,是因为座谈会里说到:
头两个月经济运行平稳,但受新一轮疫情、国际局势变化等超预期因素影响,3月份以来特别是4月份部分经济指标明显转弱,一些重点地区更为突出,物流不畅,部分行业和企业困难加剧,经济新的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
如果向前看几天,这样的会议在今年四五月份显得格外的多:
新华社,北京5月11日电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月11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财政货币政策以就业优先为导向,稳住经济大盘;部署进一步盘活存量资产,拓宽社会投资渠道、扩大有效投资;决定阶段性免除经济困难高校毕业生国家助学贷款利息并允许延期还本。
新华社,北京5月5日电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月5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进一步为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纾困举措,以保市场主体稳就业;确定推动外贸保稳提质的措施,助力稳经济稳产业链供应链。”会议指出,量大面广的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是稳经济的重要基础、稳就业的主力支撑,当前相关市场主体困难明显增多,要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加大帮扶力度。
新华社,北京4月27日电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4月27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加大稳岗促就业政策力度,保持就业稳定和经济平稳运行;听取交通物流保通保畅工作汇报,要求进一步打通堵点、畅通循环。会议指出,稳就业是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的关键支撑,要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部署,采取更有力举措稳就业。
新华社,北京4月20日电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4月20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进一步抓好春季农业生产的措施,确保粮食丰收和重要农产品稳定供应;确定能源保供增供举措,提升能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能力。会议指出,稳就业与稳物价同是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的主要支撑。,部署进一步抓好春季农业生产的措施,确保粮食丰收和重要农产品稳定供应;确定能源保供增供举措,提升能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能力。会议指出,稳就业与稳物价同是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的主要支撑。
大家好,我是圆方,今天我们一起聊聊:保就业真的能保住吗?
就业如此重要,已经不是年度重点工作,已经上升到每月,甚至上升到每周重点工作的程度!
一般来说,一项工作每周都会当做重点工作在抓的时候,只有“战争”状态。就像俄乌战争一样,每周甚至每天都需要关注到战争的进展,并且随时调度资源,随时应对。
应当说,在现在高层的视野中,“就业”已经不是一个可以“慢慢优化完善”的“政策”问题,而是一个关乎到国家稳定必须“时时放心不下”的“战争”问题。
最近一段时间,一个传闻在市场上流传:
2022年4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升至6.1% ,青年失业率18.2%。
这个数据,以及这个数据所展现出来的趋势,无疑给现在的经济大环境做了一个“注脚”,敲响一下“警钟”,蒙上了一层“阴霾”。
在圆方三月初的文章《1600万新增劳动力,是福是祸?》里面提到:
今年需要就业的城镇新增劳动力达到约1600万人,多年来最高!高校毕业生1076万,是历年最高!
中国今年,面对的远不止1600万新增城镇劳动力的问题,还有近3亿农民工要有打工的机会,还要保障退役军人就业。还有一些企业生生死死,有些人要再就业……
这既是沉甸甸的压力,处理不好,可能会造成社会的动荡,冲击国家的发展。这也是在未来的希望,处理好了,可以改善国家产业结构,补足发展的短板。
同时,国家对于当下面对的就业问题,有没有预期呢?
在这篇《1600万新增劳动力,是福是祸?》中也有提到:
中国政府做好迎接这个大挑战的准备了么?
应该是准备好了,大概有三板斧
1,降低政府成本,收纳更多就业
2,保住更多企业,吸纳更多就业
3,放开政策限制,容纳更多就业
而在3月11日学习两会的文章《总理就中国经济答记者问》中提到:
如果今年的中国经济发展只有一个核心词一个主线,那就是“就业”!
不过,即便在一开年,中央就已经意识到“就业”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但是想来站在今天来看,应该也没有预计到,困难会真么大,问题会这么多,局势会这么险。
不然也就不会有“稳增长稳市场主体保就业座谈会”所说的:
受新一轮疫情、国际局势变化等超预期因素影响,3月份以来特别是4月份部分经济指标明显转弱,一些重点地区更为突出。
那面对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未来会变好吗?
并不会……
虽然不想做出这样一个判断,但是应该从中长期来看(1-3年)来看,就业的严峻压力,并不会得到根本性的扭转和改善。大概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短期看疫情发展
中期看国际局势
长期看产业转型
先说疫情发展
疫情发展什么时候会结束?
可能很多后期关注圆方的小伙伴,并不知道圆方之前写过一篇阅读量很低很低的文章《八年抗战?新冠疫情最终走向何方?》(截止到本文发布,阅读大概100吧……)
里面就已经说明,“新冠是一场战争”,这场战争什么时候结束,并不是由病毒决定的,而是由“面对病毒”的不同态度,不同处理方式某一方获得胜利而结束的。
就像当年二战,面对法西斯,这场战争什么时候结束,并不是由“法西斯主义”决定的,而是由“面对法西斯主义”的不同态度,不同处理方式某一方获得胜利而结束的。
但客观来讲,不管是因为严格防疫对服务行业、物流运输、产业链的影响,还是因为放弃防疫对生命安全、健康损失、医疗挤兑带来的影响,必然会对“就业”带来持续的影响。
在过去很长时间,在大城市集聚了太多的资源要素,越是大城市,冲击就越大。
再说国际局势
国际局势什么时候会平静?
很多小伙伴或许会认为,国际冲突就是俄乌冲突罢了,可能很快就会结束。事实上不是,在之前的文章《时代变了》等一系列问题,有谈过这个话题。
现在的国际冲突,不是一个偶然的时间,没有俄乌冲突,也会有其他的冲突。
冲突的本质是,“美国这个新罗马帝国”在全球扩张的末期,由扩张转为收缩的过程当中,会出现巨大的权力真空,以及内部的存量博弈。这些激化的矛盾,必然会带来地缘政治上的冲突加剧。
而处在收缩期的美国,也乐于在回归“孤立主义”的同时,让世界重新“乱成一锅粥”,只有这样,他才有火中取栗、平稳度过“收缩期”的可能。
而这个过程不是一年两年,而是一个十年二十年的过程。
而在这样局势快速动荡期,逆全球化在加速,国际贸易必然会受到巨大冲击,必然会对“就业”带来持续的影响。在过去很长时间,沿海的大城市都是外贸以及全球化的受益者,所以在国际局势的变化之下,越是大城市,冲击就越大。
最后产业转型
产业转型什么时候完成?
一年,三年?五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明确提出:
展望2035年,我国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将大幅跃升,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将再迈上新的大台阶,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
……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中等收入群体显著扩大,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平安中国建设达到更高水平,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事实上,在从今年以及往后的一十三年当中,都是一个快速剧烈的转型期,我们看到目标固然欣喜“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
但是我们要看到,这里面的每一个“化”都意味着“旧产能的出清,以及新产能的增加”。而新旧产能的转换过程中,一定伴随着一系列企业的“生生死死”,而这些企业的“生生死死”,必然会对“就业”带来持续的影响。
同时“共同富裕”也好,“公共服务均等化”也罢,也一定会对原有服务供给带来改变。而且越是大城市,冲击就越大。
所以,无论是
短期看疫情发展
中期看国际局势
长期看产业转型
必然会对“就业”带来,而且越是大城市,冲击就越大。
那年轻人应该怎么办呢?
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现在市场要素双向流动、城乡之间流动更加活跃了。不仅是本土大学生返乡,也有很多海归到乡村去寻找创业机会,乡村、现代农村农业发展的空间仍然是一片大有可为的土地、希望的田野。
——2019两会,河南代表团审议
👇听党话,跟党走👇
👇在这里,看圆方你怎么看👇